剪纸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
剪纸,又名“窗花”或“刻纸”,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出花纹,制作成具有镂空效果的造型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1][2]
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出现于西汉,以纸张为原材料,用剪刀或刻刀为工具,剪刻出人物、鸟兽、花卉等多种图样,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2][3]。它题材多样,内容丰富,造型形象夸张洗练、生动传神、家喻户晓,有着吉祥美好的寓意,显示了中国百姓浪漫的想象力和优异的创造力[4]。它在中国各地域都有流行,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地域的风格流派。除此之外,在满族傣族苗族等众多少数民族中也有流行,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5][6]
2006年,剪纸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8]。21世纪以来,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剪纸都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

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