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泽

明末清初政治家
孙承泽(1593-1676),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一号退谷逸叟、退谷老人、退翁、退道人,山东益都人,世隶顺天府上林苑(今河北大兴)。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明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清顺治元年(1644)被起用,历任吏科给事中、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兵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富收藏,精鉴别书、画。著有《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庚子消夏记》、《九州山水考》、《溯洄集》、《研山斋集》等四十余种,多传于世。卒年八十五。其故宅即今后孙公园25号,寓号“研山堂”,内有“万卷楼”。

生平经历

孙承泽,原籍山东益都,世隶上林苑籍,实际上是个北京人崇祯四年中了进士,官至刑科都给事中,开始了政治生涯。李自成占领北京大顺政权中任四川防御使,清顺治元年起供职于清廷。
他经历了明、大顺、清,三易其主。在清廷任职十年,频繁调迁,由太常寺历大理寺、吏部、兵部,虽加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使衔,其实并没有得到重用,也未建立大的功勋。凡经起伏,心灰意冷,于顺治十年辞职,结束了他的宦海浮沉。
1644年春李自成攻进北京,他在玉[]书架后自缢,被人解救后,又同长子跳井,也被救。不久即任大顺政府的防御使,又改任谏议,相当于中央一级的官员。清兵入关,顺治元年他又当上了吏科给事中,后来历任大理寺卿、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