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

由简并电子气压力抗衡引力维持平衡的致密星
白矮星(White dwarf,也称为简并矮星[2])是一种体积小、密度大,[a]的蓝白色低光度致密星,[3]其内的物质完全电离,主要是由电子简并物质构成的恒星核残骸;[2][5]白矮星消耗自身热能向外发出辐射,[6]其表面温度很高,直径仅为前身恒星的几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3]
白矮星是质量小于8~10.8M⊙[b]的恒星死亡后的产物,大多数恒星的质量在约0.1到10M⊙之间,这意味着97%的恒星会演化为白矮星。[8]低质量或中等质量的恒星核聚变反应结束后,将膨胀成红巨星,在此期间,星体内部通过反应将氦转变为碳和氧。如果红巨星的质量不足以产生让碳发生聚变所需的更高温度,那么碳和氧就会累积起来成为致密的星核,[2]而星体外层部分则被逐渐抛射出去形成行星星云,最后留下的核心成为白矮星。[9]通常,白矮星是由碳和氧组成的(碳氧白矮星,Carbon-oxygen White Dwarf),但如果星体初始质量为8到10M⊙,其核心的温度可以使碳发生核反应,但不足以使[nǎi]发生核反应,则可能形成氧-氖-镁白矮星(Oxygen-neon-magnesium White Dwarf),[10]小质量恒星在氢的核反应结束后,外壳质量很少,由氦构成的星核的质量无法继续增大,当由星核收缩时,温度不足以使氦发生反应,最终演化为氦白矮星。[11]
1933年,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初步计算出了白矮星的极限质量为1.44M⊙,称为“钱德拉塞卡极限”,[3][12]超过此上限,电子简并压力将无法维持平衡,而接近这个质量极限的双星系统中的碳氧白矮星,通常会通过某种途径从其伴星获取物质,最后当其质量增加到钱德拉塞卡极限时,白矮星中心会激发产生不稳定的热核燃烧,释放出能量将整个白矮星炸碎,爆炸成为一颗Ia型超新星[13]超新星SN 1006就是典型例子。[14]钱德拉塞卡也因发现钱德拉塞卡极限而获得了198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3]
1982年出版的白矮星星表表明,银河系中已被发现的白矮星有488颗,它们都是离太阳不远的近距天体。根据观测资料统计,大约有3%的恒星是白矮星,但理论分析与推算认为,白矮星应占全部恒星的10%左右。[15]银河系内观测到的白矮星已超过9000颗。从观测资料估计,白矮星的数目应占银河系恒星总数的约3%,而理论上的推算结果是这一比例可能高达10%左右。不过,因白矮星光度很低,已发现的都是一些近距离天体。[3]已知距离最近的白矮星是天狼星B[16]第一颗白矮星波江座40B在1910年首次被发现。[3]“白矮星”这个名词由卢伊藤(Luyten)在1922年首次引入。[3]
白矮星内部已不再有热核反应,随着星体余热的逐渐释放,表面温度和光度会不断降低,进而缓缓地变为红矮星以至黑矮星,那时将更难以观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