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会战

1937年发生于江阴的战役
江阴会战是国民党军队与日军,于1937年8月12日至12月2日在江阴地区进行的一场会战。[1]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在出兵华北的同时,出兵上海淞沪形势升级。江阴因地处上海与南京之间,而成为日军的主要进攻对象之一。[2][3]为配合淞沪地区战势、巩固江阴要塞,国民政府自1937年8月12日起进行了沉船阻敌、舰队守卫、修筑江阴炮台和在封锁线上布置鱼雷一系列防御工程建设。[2][1]
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江阴因地处上海与南京之间,而成为日军的主要进攻对象之一。[2][1]9月22日,日本第三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动组织了战队再次袭击江阴。在中国舰载官兵的反击下,累计击中日机5架,中国方面伤亡35人。[1][4] 从9月至10月下旬,国民党军以为数不多的军舰与日本战机展开了一系列海空大战。[1][4]经过近三个月的激烈海空战斗,国民政府中央海军主力第一、第二舰队的全军覆没,中方主力舰队几乎全部丧失,同时日军也付出了18架飞机被击毁或击伤的代价。[1][4][5]
11月起,日军开始从长江和空中向江阴封锁线展开进攻,中日双方展开交战,但日军攻势猛烈,不断向中国守军阵地推进。[1][6][7]随着定山阵地失陷、花山阵地多处被突破,江阴城防战进入最为惨烈、艰难的阶段。12月1日,日军突入江阴县城,向江阴要塞发起猛烈攻击,中国守军被迫分别向镇江等地撤离。至12月2日,日军第十三师团完全占领了江阴要塞。[1][6]
江阴会战持续70多天,中国守军虽最终失利,但其与淞沪会战相互配合,起到了战略转移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8]江阴会战有效破坏了日军军舰沿长江西进的计划,对日军的进攻起到了有力的牵制作用;也为国民政府行政机构、南京地区军民、部分军用和民用工业、高校、文物及研究机构的内迁提供了保障。[1][8][9]江阴会战中的海面战场是抗战全面爆发后的唯一一场大型海战中国国民党军的主力舰艇在这次战斗中几乎全部沉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