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坚

中国工农红军早期优秀将领
刘伯坚(1895年1月9日-1935年3月21日),原名永福,出生于四川巴中县(今平昌县)。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国工农红军早期优秀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2][3][1]
刘伯坚早年曾就读于成都高等师范学堂(四川大学前身),1920年赴欧洲勤工俭学。1922年与周恩来等人发起组织旅欧少年共产党,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3年任中共旅欧总支部第三届书记,后被派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任中共留苏学生旅莫支部书记。1926年在冯玉祥部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副部长,后又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1928年春,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同年7月出席了中共六大。1930年,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次年11月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12月参与策划、领导了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的“宁都起义”,后被任命为红5军团政治部主任。1934年刘伯坚被任命为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3][4]
1935年3月,刘伯坚率部队突围时不幸负伤被捕,3月21日,刘伯坚在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牺牲,时年40岁。[4][3][1]2009年,刘伯坚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5]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