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辅

王者辅
王者辅(?—1779)字近颜,号惺斋,安徽天长县人,[lǐn]生出身,生年不详。清乾隆九年至十一年(1744一1746年)任嘉应州知州。他勤政爱民,兴利除弊。到任之初,见历年积案2000余宗,立即明咨密访,进行清查。在任三年,基本査清积案,并加妥善处置。时“因程江屡涨,自城西渡江津以下古岸[tān]削,荡及民居”。为解除水患,王者辅亲率吏民实地勘查,制定御水方案,并督促施行。仅半年,筑成上自渡江津,下至南门大榕阁6个堤坝,控制梅、程两江汇流水势,减轻洪患。为改善交通条件,还主持重建东山状元桥,再建城北窖溪、合溪坝2桥。[1][2]
尤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对梅县文教方面的建树。乾隆十一年(1746年),王者辅倡建东山书院和南口培南书院;在风景秀丽的南门河畔,修建颇具规模的双层八角形“观澜亭”(今称八角亭,为县文物保护单位)。随后把行将湮没的重要文物南汉千佛塔移建于东山岌。由于其政绩卓著,乡贤、翰林李象元称他为“贤守”。

人物简介

王者辅幼承庭训,学习勤苦,其文品、人品颇受安徽学政(“提督学政”简称。每省一人,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童生及生员。三年一任)、后来的“国子监祭酒”(国家最高级学官)孙嘉淦(念干)的赏识。他极力向朝廷举荐王者辅,使之得以被朝廷召见,于雍正五年“被授广东海丰县令”,王者辅由此走上仕途。乾隆九年,王者辅被“发广东”,任嘉应州(今梅州市知州。在嘉应四年间,他一以贯之地清廉为官,勤勉做事。到任之初,他见历年积案达2000余宗,便“明咨密访”,一一妥善加以处理,最后将积案全部查清。另外,还先后迁建了“千佛塔”,整修了“状元桥”,兴建了城北窖溪、合溪坝二桥,做了不少有益之事,被誉为“贤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