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德

化学家
姓名:沃尔德 Wald,George;国家或者地区:美国
学科:化学
发明创造:关于眼睛视觉过程中的生理和化学机制研究

生平介绍

沃尔德(Wald,George)美国化学家。1906年11月18日生于纽约。 1927年沃尔德毕业于纽约大学,1932年在哥伦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瑞士苏黎世的卡勒手下和芝加哥大学工和,1934年在哈佛大学任教,此后就一直留在那里。他的主要兴趣在视觉机能的化学过程方面,在暗淡的光线中起作用的视网膜杆状体含有一种色素(视紫,或视紫红质),沃尔德证实这种色素是由一种蛋白质(视蛋白)与一种叫做视醛的化合物组合而成的。视醛与维生素A的结构非常相似,它是由体内维生素A转化而成。当光线射到视紫红质上时,蛋白质与视醛分离,它们在黑暗中重新结合。在二十多年的时间进而,沃尔德和他的小组精确地观察了这些变化的详细过程。明和暗变化的过程中,可认为有些视醛不可逆地发生了变化而逐渐消失,比较稳定的维生素A则生成更多的视醛。当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而体力贮存的这种化合物已经消耗尽时,就无法生成另外的视醛。杆状体将不再有功能,眼睛对暗淡的光线就没有反应。由于这些原因,缺乏维生素A的征兆之一(虽然不是唯一的)是夜盲症。由于这些研究工作沃尔德分享了1967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金。更晚一些时候,出人意料之外,他因做了一次即席演说而成为全国闻名的在越南战争时期遍及美国各地的和平运动及青年反战运动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