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蟹

十足目沙蟹科下的一属
沙蟹属(学名Ocypode)是十足目沙蟹科下的一属,属下已发现27个物种,其中2种已灭绝。[a][4][3][9]沙蟹属动物是一类呈世界性分布的蟹类,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域,[5][1]主要生活于潮间带,有的种类生活范围可伸入至潮上带[5]已适应半陆地栖息环境,在部分区域能够大面积地覆盖海滩表面。[10]
大多数沙蟹属动物的特色整体呈灰色,也有个别种类体色呈不同程度的红色或黄色[7]。其体型厚实,头胸甲呈方形或近方形,略微隆起的甲壳表面密布细小颗粒,具一对大眼,眼窝大而深,有些种类眼部末端会伸出角膜柄。该属大多物种两只[áo]足不对称,步足细长,第二对步足最长,最末对短小。[5][6]其是一类营穴居生活的群居性动物,既是食肉动物又是食腐动物,捕食范围较广。[5][1][7]
沙蟹属动物是公认的沙滩生态指标生物,[8]在沿海生态系统能量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7]但是其面对的主要威胁之一则是沙滩上行驶的汽车,这些车辆会将其直接碾碎或是干扰其正常的繁殖周期,常会观察到在有车辙印的海滩上,沙蟹属动物往往会挖更深的洞穴。[11][12]另外,部分沙蟹属动物可制作调味品沙蟹汁,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特产之一。[13]

命名与分类

1795年,德国昆虫学家弗里德里希·韦伯(Friedrich Weber)较早科学地描述了沙蟹属动物。[3]但历史上,该属动物的学名出现过多次变动,如在1817年,学者赛伊(Say)将其划分至Monolepis属下;1838年,学者麦克利(MacLeay)将其划分至Ceratophthalma属下;1878年,学者纽曼(Neumann)将其划分至Parocypoda属下;甚至在2013年,还有两位学者萨凯(Sakai)和图尔凯(Türkay)提出拟沙蟹属(Hoplocypode)并将沙蟹属动物也归为此属下。不过也有学者支持韦伯的命名方式,如1798年,丹麦昆虫学家约翰·克里斯蒂安·法布里丘斯同样将沙蟹属命名为“Ocypod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