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木

苏木科格木属常绿乔木
格木(学名: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是苏木科格木属常绿乔木,生长周期慢,原产于越南北部及中国的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在中国,格木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国家珍稀保护物种。[1][2]
格木这种树木可以生长高达30米,胸径可达1.2米,树皮为灰褐色或黑褐色,小枝密生黄色短柔毛,叶片为二回羽状复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格木的花期在5-6月,果期在8-10月。格木的木材坚硬耐腐,因此在当地被称为“铁木”。历史上,广西容县的真武阁就是用格木心材建造的,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仍然完好无损。格木不仅是一种珍贵的用材树种,其树冠苍绿荫浓,也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格木还是贫瘠地的造林先锋树种,其枝叶浓密,对涵养水源和改良土壤有显著效果。[1]
云南[měng]腊、景洪等地有格木的栽培,经济植物实验推广站也在积极培育格木苗木,以促进其作为重要经济植物的发展。[1]2022年3月11日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火田镇高田村发现了天然分布的格木古树群。该古树群面积约22.5亩,拥有古树179株,是福建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成片格木林。[2]

形态特征

乔木,通常高约10米,有时可达30米;嫩枝和幼芽被铁锈色短柔毛。叶互生,二回羽状复叶,无毛;羽片通常3对,对生或近对生,长20-30厘米,每羽片有小叶8-12片;小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8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两侧不对称,边全缘;小叶柄长2.5-3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