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阳镇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下辖镇
吴阳镇,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下辖镇,位于吴川市西南部,鉴江出海口东岸的滨海地带。东南濒临南海,东北与塘尾街道办交界,北沿鉴江与振文镇相望,西与黄坡镇隔江相望[1]。截至2024年1月,吴阳镇总人口10万多人,总面积81.6平方千米[2],辖15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3]
2020年,吴阳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08.12万元,农业总产值88948.1万元,规上工业总产值9472万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4万元[1]
吴阳镇是历代吴川县城所在地、中华诗词之乡、广东省中心镇、状元故里,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镇,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有“名胜古迹冠吴川”之称[2]。2005年9月,吴阳镇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截至2023年末,吴阳镇有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

历史沿革

吴阳镇是吴川古县城。旧《吴川县志》记载:“明洪武间,乃立宁川所,筑以土城。”抵御倭寇干扰,捍卫边民安全。“永乐元年,始易以砖,成化间砌巨砖,开(城)[háo],设四门,东曰镇海,西曰延华,南曰永和,北曰朝天。至万历间,新辟小西门,以纳水秀,名曰通川,又称文明门,为五门矣。”自隋开皇九年(589),废平定县,置吴川县[原平定县城遗址:在今吴川市黄坡镇平城罗江圩之东0.5公里的坡上沙岗处。1958年挑沙改土时,挖出旧县城砖石遗物。坡上村边有一处叫北门堂,南面有一处叫兵村,也有一处叫兵器库,县城之西1.5公里有一条平定村,改置吴川县后,何时迁徙吴阳镇,朝代更替,久远年湮,《吴川县志》无文字记述,无从考证。据吴阳上郭吴氏族谱记载:始祖吴保金原籍莆田宋神宗熙宁庚戌进士,在京供职,授银青光禄大夫,晚[zhé]高凉参军,镇守南海元祐七年秩满,卜居吴阳“今城里”,南宋嘉定年间(1213—1215),吴川县治迁徙吴阳,保金[kūn]孙敏吾,承祖谦让至德,动员村民让地建城,乔迁今之上郭;霞街状元公林召棠赠上郭吴氏大宗联:县未立时先有姓,庙重迁处更扬名。县治迁徙,以供佐证]。吴川县治吴阳城里,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至民国27年(1938)之前,除民国15年、16年、27年县治迁往黄坡,民国30年(1941)迁塘外,吴川县府直驻吴阳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