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水华

张毓蕃
张水华(又名:张[]蕃),1933年入复旦大学学习。1934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6年赴日本研究戏剧。回国后参加抗敌演剧工作。1940年后任延安鲁艺教员、实验剧团导演。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导演大型秧歌剧《周子山》等。1944年获陕甘宁边区甲等模范文教工作者称号。1948年后任东北鲁艺教员、文工团团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中国影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导演的影片有《烈火中永生》、《伤逝》等。与王滨合作导演《白毛女》1951年获第六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与夏衍合编《革命家庭》,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电影编剧奖。导演的《林家铺子》1983年获第十二届葡萄牙菲格腊·达福日国际电影节评委奖。[1][2]

个人简介

纵观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回顾那些记录着时代风云的优秀电影,人们自然会回忆起曾经用心血和才智奉献于电影事业的导演。水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不仅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导演了蜚声中外的《白毛女》,而且由于成功的编导了电影《革命家庭》,荣获第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同夏衍合作)。在他历经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为中国留下了一批经典影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国的国土,中华民族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当时正读高二的水华放弃了学业,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拯救民族危亡的火热生活中经受了锻炼,并且接触到蓬勃发展的新文艺。1933年,17岁的水华尽管已经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法学院,但是仍然以主要精力参加左翼戏剧运动。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水华来到了武汉,参加抗敌演剧队,深入到抗日前线进行抗日宣传。1939年,水华又到了重庆,应聘到进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担任戏剧教员。在这几年的过程中,水华深切感受到,戏剧应该为民族讴歌,要服从革命的需要。当然,他的最大心愿,是能够到革命圣地延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