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院

1875年日本设立的立法机关
元老院(日本语:げんろういん,英语:Chamber of Elders),是日本明治时代初期的立法机关。职权包括制定新法、修改旧法,根据天皇的命令审议正院(后来的内阁)提交的法案,在紧急、必要的情况下对权限较弱的主体作出行为予以事后确认。元老院的组成人员称元老院议官。[1]

沿革

元老院是明治维新时期设立的立法机关。当时自由民权运动和已经退出明治政府的明治藩阀自由派要求建立民选议院,实行代议制民主。
1875年(明治8年),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木户孝允板垣退助等人根据大阪会议的共识,提出日本要施行立宪政体,并试图通过建立元老院来解决这个问题。1875年(明治8年)4月14日,明治天皇颁布立宪政体诏书,1875年4月25日,改太政官-左院为元老院。元老院议官(理论上由天皇直接任命)从华族、官僚和各类学者中吸收代表人物参加。
最初,元老院设置正副议长各一名,议官定员无限制。后来根据财政状况,于同年11月25日修改元老院职制,元老院成员包括正副议长各一名、补佐干事二名(1886年废止),其他议官28名,共计32名。议长一般由左大臣兼任,但刚设置的时候议长一职处於空缺状态,由副议长后藤象二郎代行议长职务。1875年11月随着职制的修改,新设补佐干事二名,由陆奥宗光河野敏镰担任干事。翌年,有栖川宫炽仁亲王被任命为议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