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安德鲁

法国建筑师设计师
保罗·安德鲁(法语:Paul Andreu),(1938年7月10日-2018年10月11日),法国建筑师设计师,以设计巴黎戴高乐机场等多个国际机场和中国国家大剧院而闻名。[1][2]出生于法国波尔多市附近的冈戴昂(Caudéran),1961年毕业于法国高等工科学校(Ecole Polytechnique,1961年)、1963年毕业于法国道桥学院(Ecole Nationale des Ponts et Chaussees),1968年毕业于巴黎美术学院(Ecole des Beaux-Arts Paris)。[3][4][5]
2019年6月15日,《保罗·安德鲁——在中国的艺术家,创作者》展览亮相中央美术学院此次展览是安德鲁于2018年病逝后在中国举办的首个纪念展。

人物经历

保罗·安德鲁设计过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西长安街沿线,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26.88亿人民币。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和内部2416个坐席的歌剧院、2017个坐席的音乐厅、1040个坐席的戏剧院、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其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基础埋深的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00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但其实际高度要比人民大会堂高很多,因为国家大剧院地下的高度有10层楼那么高,其60%的建筑在地下。2008年完工,设计:PAUL ANDREU AND ADP。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国家大剧院建筑屋面呈半椭圆形,由具有柔和的色调和光泽的钛金属覆盖,前后两侧有两个类似三角形的玻璃幕墙切面,整个建筑漂浮于人造水面之上,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计划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
国家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