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占豪

中国著名作曲家
何占豪,男,汉族,1933年出生于中国浙江诸暨,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世界著名作曲家,历任多届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1][5]
何占豪1933年出生在浙江诸暨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曾学习越剧,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和作曲。在校期间于1958年与同学陈钢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毕业后留校任教。20世纪80年代后,何占豪致力于“民族音乐现代化”,除了将《梁山伯与祝英台》改编成高胡协奏曲琵琶协奏曲外,还创作了二胡协奏曲《乱世情》、民族管弦乐《伊犁河畔》、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等一大批民族器乐作品。其间,何占豪还于1983年起与香港中乐团合作,在香港登台演出。[1]
20世纪90年代后,何占豪创作了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西楚霸王》和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姐妹歌》等作品,对传统乐曲《月儿高》《春江花月夜》等也作了改编,几乎每年创作一部大型作品,还先后为上海卢湾越剧团的《孔雀东南飞》、南京市越剧团的戏曲艺术片《莫愁女》、浙江电视台的戏曲电视剧《别亦难》等作品作曲。1999年,何占豪与杭州电视台合作创作了一台大型越剧交响音乐会,为越剧音乐交响化开创了先河。同时,何占豪还培养了越剧作曲家陈国良何占永等后起之秀。2022年,何占豪参与录制了“时代风尚”——中国文艺志愿者致敬大国重器特别节目,担任其中短片《海上国之重器》的讲述嘉宾[1][2][6][7][8][9]
何占豪在几十年的创作中始终坚持“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思想,致力于挖掘中国民间音乐元素,并融合西方现代音乐理念,探索戏曲音乐的创新。何占豪曾多次受聘为全国金唱片奖评委、金钟奖古筝专业评委会主任,并获得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1][2][3][5][6]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