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作用

地质学科的概念
岩浆产生后,在通过地幔和或地壳上升到地表或近地表的途中,发生各种变化的复杂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可以分为喷发作用(extrusion)和侵入作用(intrusion)。相应形成的岩浆岩分别称为火山岩和侵入岩。喷出岩由于岩浆温度急骤降低,固结成岩时间相对较短。1m厚的玄武岩全部结晶,需要12天;10m厚需要3年;100m厚需要9000年。侵入岩固结成岩需要的时间很长。地质学家们曾做过估算,一个2000m厚的花岗岩体完全结晶约需要6.4万年。可见,侵入岩固结所需要的时间比喷出岩要长得多。

结晶分异作用

岩浆在冷却过程中不断结晶出矿物和矿物与残馀熔体分离的过程。又称分离结晶作用。分离的原因主
岩浆作用
要是:重力作用。早结晶出的矿物下沉于熔体的底部,晚结晶出的矿物堆积于其上,形成有不同矿物组合的具垂直分带现象的层状侵入体,又称火成堆积岩,其下部为超镁铁岩(橄榄岩辉石岩等),向上依次变为辉长岩、长岩、闪长岩,甚至花斑岩等,具层理构造及堆积结构,剖面上常见成斜分重复出现的韵律层理,偶尔见交错层理。常堆积铬铁矿、钒铁磁铁矿等矿床。重力作用在基性岩浆中较常发生。压滤作用。岩浆在部分结晶之后,在晶体“纲架”之间残存未结晶的熔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受挤压过滤,与晶体分离,向压力较小的方向迁移,在张裂隙或褶皱轴部形成小侵入体。花岗岩体及其围岩中的伟晶岩、细晶岩岩脉,石英粗玄岩中的霏细岩及花斑岩脉等,有可能就是压滤作用形成的。流动作用。在岩浆运移上升过程中,岩浆中早期形成的晶体,因流体力学作用,远离通道壁部向通道中心高速带集中。因此,在这些岩体边缘富集晚期析出的矿物,而在中部则大量集中早期结晶的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