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委员会

一种组织形式
士兵委员会,也称兵士委员会、革命兵士委员会,简称士委会、兵委会、士委、兵委等,最早在苏俄红军创建时期建立,是红军在初创时期,为实行民主,以区别于一切旧军队而创设的一种组织形式,是群众路线在军队建设中的体现。[1][2]
1917年3月1日,彼得格勒苏维埃通过并颁布的1号命令规定:各部队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部队的一切行动只听命于代表苏维埃和本部队的士兵委员会;武器由士兵委员会控制,无论如何不能让军官插手;指挥员实行选举制。1927年1月,彭德怀提议将秘密的救贫会改为公开的士兵委员会。1927年9月底,毛泽东进行了三湾改编。三湾改编后,毛泽东根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对士兵委员会进行改进调整,使得这一新制度不断发展。1930年9月,红军的士兵委员会制度已日臻完善。[2]红军时期以士兵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民主制度的实行,对于创建中共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发挥了其他制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红军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一个重要标志。[3]
士兵委员会的历史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士兵的主体地位,实现红军内部的高度民主,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体现了红军的阶级本质。2、有效地根除旧军队的军阀主义残余,很好地起到了瓦解敌军的作用。3、肩负政治机关职能,有效地担负起开展基层政治工作的任务。4、暂时弥补党组织不普及的真空,有效地落实党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领导。5、保证命令的执行,帮助维持军纪。[3]

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除了将人数不多的部队由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和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以外,针对当时部队中存在的军阀主义作风严重的问题,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实行民主主义的具体表现是设立了士兵委员会。三湾改编后,红军连以上都设立了士兵委员会,红四军的军级士兵委员会主任是陈毅。士兵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有五项:一是参加军队管理;二是维持红军纪律;三是监督军队经济;四是作群众运动;五是作士兵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