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鳞蛇科

爬行纲有鳞目下的单属科
瘰鳞蛇科(学名:Acrochordidae)是爬行纲有鳞目下的单属科,只有1个属为[luǒ]鳞蛇属(Acrochordus),包含3个物种,分别为瘰鳞蛇(物种)(Acrochordus granulatus)、阿拉佛拉瘰鳞蛇Acrochordus arafurae)和爪哇瘰鳞蛇(Acrochordus javanicus)。[10]瘰鳞蛇科动物主要分布亚洲热带地区及澳大利亚北部,[8]营水生生活,[11]主要栖息在湖泊、池塘、溪流等环境中,也可以在沿海咸水区生活。[5][6][7]
瘰鳞蛇科动物体长约为0.6-2.5米,部分种类的雌性个体体型比雄性大,种类不同体色有一定差异。其头部钝圆、与颈的分界不明显,两颌皮肤覆盖较大鳞片,周身被鳞,皮肤松弛,尾部扁平。其是夜行性动物,夜晚捕食,主要以水中鱼、虾及其他水生动物为食,在捕食过程中会用身体和尾巴固定猎物位置。[8][5][6][7]
2021年,瘰鳞蛇科中的瘰鳞蛇(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截至2024年,该科下的3个物种均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收录,均为无危(LC)等级。[12]该科动物的皮肤质感独特,在合法收捕的情况下,可用作常规皮革的替代品,被用于制作皮包、鞋等。[9]

命名与分类

1831年,阿根廷古生物学家何塞·波拿巴 (José Bonaparte) 较早地科学描述了瘰鳞蛇科动物。[3]该科是有鳞目下的单属科,科下只有一属即瘰鳞蛇属(Acrochordus)。截至2024年,在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的分类体系中,瘰鳞蛇科(属)下现存3个物种,分别为瘰鳞蛇(物种)(Acrochordus granulatus)、阿拉佛拉瘰鳞蛇Acrochordus arafurae)、爪哇瘰鳞蛇Acrochordus javanicu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