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病逝

历史事件
1916年11月8日蔡[è]病逝。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为民国大总统,1916年7月6日任命蔡锷四川督军兼省长。但是,这时蔡锷的病情恶化,他草草处理了川省善后事宜,即于9月东渡日本喉癌。1916年11月8日上午,终因医治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蔡锷在遗嘱中写道:“我统率滇之护国军第一军在川战阵亡及出力人员,恳饬罗佩金等核实呈请恤奖,以昭公允;锷以短命,未能尽力为民国,应为薄葬。”
1917年4月12日,蔡锷魂归故里,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锷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

人物生平

1916年11月8日,蔡锷病死,享年35岁(1882年生)。蔡锷,湖南邵阳人。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学习。1899年以后,两度赴日,曾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1904年回国后,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担任军事教职,以善于训练新式军队著称。1911年到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在昆明策动新军响应,被推为总指挥。云南军政府成立,他任都督。1913年“二次革命”时,他曾筹划响应。袁世凯觉察后,调他到北京,委以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之虚衔,而严密监视。1915年,当袁世凯加紧策划称帝之时,他以赴津诊病为名,化装逃出北京,转道日本去昆明。12月23日,他通过任可澄唐继尧通电北京,要求取消帝制,并诛杀筹安会会长杨度等以谢天下。25日,他与唐继尧等通电宣告云南独立,声讨袁世凯。他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率军入川。护国战争胜利后,他任四川都督。1916年8月,他因病赴沪治疗。不久转日本,治疗无效,死于日本。遗体送回国内,葬于长沙丘麓山。蔡锷师事梁启超,在政治思想上深受梁的影响。在当时的政治界和思想界,他的影响不大。但他是优秀的军事家和军事学家,是“军国民教育”的提倡者之一。他一生的主要贡献为发起和进行了护国战争。这个战争顺应了反对复辟帝制的时代潮流,故一时到处响应,获得胜利。他因此成为再造民国著名英雄。他的文章编为《蔡松坡先生遗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