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雷纹

陶瓷器装饰的原始纹样
云雷纹是指用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纹样。由柔和回旋的线条组成的是云纹,用方折角回旋的线条组成的是雷纹。这一纹饰多出现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上,后世的仿古器血也常用到这一纹样。云雷纹的表现方式有拍印、压印、刻画、彩绘等技法,一般作为辅纹出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兽面纹、龙纹、鸟纹的空隙处常填以云雷纹,使之产生华美、繁复的艺术效果。从战国时期开始云雷纹逐渐演变为线条活泼的流云纹。[1]
云雷纹的纹样单位自中心向外环绕连续与古文体“云”和“雷”字相似而得名。此种纹样有的作圆形连续构图,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连续构图,称“雷”纹。[2]商周时期,云雷纹图案造型简练、概括,并富有抽象的趣味,强调夸张和变形。当时云雷纹大体有单旋云纹、对旋云纹、“S”形云纹、“T”形云纹、勾连云纹等几种样式,被大量应用在青铜器、玉器、陶器及服饰品的装饰方面。[3]

基本介绍

陶瓷器装饰的一种原始纹样,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圆弧形的也单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云雷纹的表现方式有拍印、压印、刻画、彩绘等技法,一般作为辅纹出现,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兽面纹、龙纹、鸟纹的空隙处常填以云雷纹,使之产生华美、繁复的艺术效果,多作衬托主纹的地纹。从战国时期开始云雷纹逐渐演变为线条活泼的流云纹。到了汉代,随着青铜器的衰退,云雷纹也逐渐减少了,但偶尔还会出现在器皿、建筑物、雕刻、服饰等所有生活中能够体现审美的角落。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