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桌

中华民族传统家具之一
八仙桌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家具。[3]在《明式家具研究》中明确将方桌根据尺寸和围坐人数的不同分为八仙桌,六仙桌和四仙桌。一般长、宽约三尺,可围坐八人的方桌称为"八仙桌”。[1][2]八仙桌的造型主要分为无束腰和有束腰型两大类。常见的无束腰型样式多为一腿三牙式八仙桌。[1]
八仙桌属于几案类家具的一种,几案的名称在周朝后期才出现,是由虞氏时代的“[]”发展而来的,俎是几、案、桌的雏形。八仙桌最初是方桌的形象,唐朝时出现在敦煌壁画中,到了五代时期才定义了桌子的名称。在辽金时期则出现了八仙桌,宋代则对桌腿等零部件进行装饰处理,而元朝出现的都是带有束腰和内翻马蹄的八仙桌。由于宋元的普及,明清时期则到达顶峰。民国时,还出现了桌面带有栏水线、桌体带有抽屉的八仙桌。现在八仙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并沿用带有抽屉或带束腰的八仙桌,其方便实用,结构方正,具有装饰性。[3]
八仙桌常使用在祭祀迎神、宴饮会客、婚丧嫁娶等风俗礼仪与文化生活中。[3]八仙桌体现出的八仙、祭、儒家天人合一等文化更弘扬了鲁西北的民俗文化内涵、凝聚了民间交往的文化礼仪、体现出民俗文化的价值、促进了现代和谐社会的创建。[3]

名称由来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中明确将方桌根据尺寸和围坐人数的不同分为八仙桌,六仙桌和四仙桌。一般长、宽约三尺,可围坐八人的方桌称为"八仙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