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寒松

艾寒松
艾寒松(1905-1975 ),江西高安人。原名艾涤尘(在复旦大学读书时用名),又名艾逸尘(在生活书店名,1938年从国外回来后,生活书店《店务通讯》75,载有《记艾逸尘先生》、一名艾[]生,化名何敬之(当年在复旦时,以复旦大学何敬之署名,给《生活》周刊主编邹韬奋写了一封七千字的长信,经略加删改予以刊出),笔名寒松(参加编辑《生活》周刊后,发表第一篇文章时,韬奋代取了“寒松”为笔名,取“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义。)、易水(1935年在《新生》周刊发表《闲话皇帝》署名。署亦见《读书生活》)。[1][2][3]193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系。[4][5][6]

个人简介

次年入生活周刊社工作,参加编辑《生活》。自此成为邹韬奋的左右手、生活书店创办人之一。1933年韬奋被迫出国,《生活》编务由胡愈之和他负责。后又和杜重远创办《新生》周刊,并为《太白》半月刊编委。1935年因《闲话皇帝》一文涉及日本天皇,发生“新生事件”,被迫流亡国外。回国后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央上海市文委委员,并任生活书店编审委员等职。1942年赴苏北解放区,任《盐阜大众》总编辑兼社长。1946年到上海,曾任《民主》、《群众》、《新文化》等刊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历任 江西省教育厅厅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病逝。著有《 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

“新生事件”

上世纪30年代,1935年6、7月间,上海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的大事,那就是“新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