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蜡染

贵州的民间艺术
贵州蜡染,亦被称作“贵州蜡花”,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1]
贵州蜡染是苗族世代相传的民间手工技艺。当地群众以蜂蜡熔汁,用蜡刀将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天然纤维织物上,然后放入靛蓝染料缸中浸染,染色后取出煮于水中,蜡去则花现,经晾晒之后成为蜡染。[2]
2021年5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名录。[3]

历史沿革

蜡染的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甚至更早。蜡染古称“蜡[xié]”,“缬”的意思是染彩,它与“绞缬”(扎染)、“夹缬”(印花蓝布)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纺染工艺。在历史文献中有关蜡染的记载很少。《后汉书》、《临海水土志》、《新唐书》等虽有“染彩”、“斑文布”、“卉服鸟章”等记述,但都没有确指蜡染,到了宋代的文献中才对蜡染有明确的说法。如南宋周去非的《岭外问答》说:“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灌蜡于镂中,而后乃积布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蜡,故能制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其中叙述的蜡染工序,显然并非从南宋开始。后来的《贵州通志》载:“用蜡绘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可见蜡染已由以蜡灌刻板印布发展到直接用蜡在布上描绘了。学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宋代由于印花蓝布等成本低、工艺简单而大为盛行,蜡染在中原逐渐消失,而在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却代代传承,至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