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侦察船

用于电子技术侦察的海军勤务舰船
电子侦察船是用于电子技术侦察的海军勤务舰船,能接收并记录无线电通信、雷达和武器控制系统等电子设备所发射的电磁波信号,查明这些电子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战术性能,获取对方的无线电通信和雷达配系等军事情报。[2][3]
从电子战运用于战争开始,电子侦察船便随之诞生,并于1904年被日本首次运用在日俄战争中。[1]电子侦察船的满载排水量一般为500吨以上,大型的达4000吨左右,航速20节以下。侦察途径除了目力侦察和光学侦察外,可分雷达侦察、电子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红外遥感侦察、微光夜视侦察以及水声侦察等六种。由于同时对电子设备研发和舰船建造具有较高要求,所以有能力建造电子侦察船的国家非常稀少,截至2017年,仅有中、美、俄、日以及欧洲部分国家能够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建造电子侦察船。[4][2]
电子侦察船能较长时间在海洋上对港岸目标或海上舰船实施电子侦察,但其侦察活动受海洋水文气象条件影响较大,自卫能力弱,战时易遭海空袭击。为了隐蔽企图,电子侦察船多伪装成拖网渔船海洋调查船、科学考察船或商船等。[5][6]

发展沿革

从电子战运用于战争开始,电子侦察船便随之诞生。1904年,日本俄国围绕争夺中国重要港口旅顺发生大规模海战,为掌握俄军的军事动向,日军在世界上首次使用电子侦察技术监听俄军舰队的无线电通信。日海军在该场战争中动用了小型电子侦察船,为日本联合舰队大胜沙皇俄国的第二太平洋舰队立下了不小战功。尽管当时日本海军的电子侦察船装备简单,功能单一、性能一般,但其在日俄战争中的成功运用却引起了世界各大国海军的关注。此后,美、英、俄等国海军也开始发展本国的电子侦察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