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昭陵

清朝皇帝陵寝
清昭陵(Zhao Mausoleum (Qing Dynasty)),俗称北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郊皇姑区泰山路,清太宗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合葬陵,还葬有皇太极的另外十一位妃子。为清“关外三陵”中之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4][6]
清昭陵始建于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八年(1651年)竣工,康熙嘉庆时期又有增建。清昭陵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陵园坐北朝南,四周缘墙围绕,其建筑规制和布局次序由南往北依次为:下马牌、华表、坐狮等。清昭陵的布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陵寝的引导区、过渡区和中心区。清昭陵自公元1643年始建以来,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曾多次对其进行修、改建以及扩建。战争期间,也曾有清昭陵的建筑被炸毁、植被被破坏的情况。1927年,清昭陵被划为北陵公园后,相关部门陆续对其进行了多次整修。清昭陵既吸收了大量中原帝王陵寝文化,同时也保持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是我国古代建筑精华,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典型。与此同时,清昭陵的建筑文化记载了清初满族文化演变的历程,能够反映出许多历经时代的变迁而已削弱或消失的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真实情况。[1][2][3][4][5][7][8][9]
1927年,清昭陵被开辟为北陵公园。1963年9月,清昭陵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清昭陵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清昭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北陵公园被评为国家重点公园,并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10]

命名由来

昭陵的陵名是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十一日命名的,寓意将皇太极的文德武功彰显于世,并使之显扬于后。昭陵的满文写法转写成拉丁文为“eldenggemunggan”,满语中叫“额尔登额蒙安”,意为“光耀之陵”。因清昭陵在沈阳市旧城之北,通常也称其为北陵。[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