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村

山东省曹县韩集镇辖村
红三村为抗日战争时期鲁西南革命根据地策源地,素有“小延安”之称。1940年底至1941年初,鲁西南地委、军分区独立团、分区游击大队200人左右,在六七千顽军包围及进攻下,顽强坚持三村斗争,取得最后胜利,保住鲁西南根据地。红三村从此闻名天下。1977年被省命名为“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历史沿革

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大本营。因日本侵略军在作战地图上用红笔把三村圈在一起,并写了个大“赤”字,故人们称之为“红三村”。
“红三村”位于韩集镇西北2公里处,是鲁西南革命斗争发源地,是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首府和中心,现被列为山东省革命纪念地重点保护单位。“红三村”含刘岗、伊庄、曹楼三个行政村。三村鼎立成“品”字形,象一把三刃刀,又象一座连环堡,天然的地理位置,人为的历史因素,促成了三个村的重要历史地位。
早在1935年春,地下党员王石钧刘齐滨袁复荣等同志,即在韩集(距三村四公里)、桃源集(距三村八公里)一带从事革命活动,相继建立起地下交通站、农民协会和鲁西南抗日救国总会,并于1938年10月组建抗日武装大队。1938年3月,刘岗建立党支部,系鲁西南第一个村支部,遗址即该村刘氏家祠。1939年7月,中共鲁西南地委设驻刘岗村,抗日武装大队编入杨得志、崔田民领导的冀鲁豫支队。三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配合武装力量,开展减租减息、除奸反霸斗争,根据地内呈现一派勃勃生机。对此,敌人恨之入骨,闻之胆寒,日寇、汉奸、顽杂军多次征剿,皆遭惨败,他们在军用地图上,用红蓝铅笔将刘岗、伊庄、曹楼圈住,中间写一“赤”字,意即“赤化”。三村人民反为此自豪,红三村亦因此得名。1940年8月,日、伪、顽军万余人,由顽军王子魁作先导,直向三村进逼,四面紧缩包围,意欲占领我红色根据地,拔除鲁西南抗日红旗。面对几十倍于我的强大敌人,兵民坚持地道战、游击战,组成联防,开展保卫三村、保卫根据地的斗争,避实就虚,主动出击,与敌巧妙周旋,伺机歼敌,大小战斗几十次,历经四个月零三天,终于配合黄河北返回的主力部队,一举击垮敌军,歼敌1500人,缴枪近千支。创造了平原的抗争待援,以少胜多的光辉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