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莲花落

绍兴地方曲艺
绍兴莲花落,又称“莲花乐”或“莲花闹”,是浙江绍兴一带的传统民间曲艺种类之一。通常认为该艺术形式发源于清朝末期,根据演出形式可将其历史发展概括为“跑街卖唱”、“草台演唱”、“剧场演出”以及“荧幕传播”等几大阶段。绍兴莲花落主要流行于绍兴、宁波杭州等地区[1][3][4][5]
在艺术特点方面,绍兴莲花落形成之初以沿门说唱为主,后来发展为以绍兴方言说唱长篇故事和书目,其说表语言通俗生动,唱词流畅自然、幽默风趣。其舞台表演主要是说唱结合的方式,以演唱为主。在音乐风格上,绍兴莲花落讲求押韵,在“基本调”的基础上使词曲节奏更加鲜明,平仄和谐。莲花落艺人演唱时,主要的技巧可以概括为“说、噱、唱、演”,而伴奏者所使用的主要乐器有鼓板四胡琵琶等。绍兴莲花落的表演中主要使用萧绍地区传统的地方方言,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是绍兴莲花落语言艺术的最大特征[4][6][7][8][9][10]
绍兴莲花落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重要的代表人物有胡兆海倪齐全翁仁康等,他们为推动绍兴莲花落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绍兴莲花落在其历史发展长河中,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曲目广为流传,如《闹稽山》《马家抢亲》《天送子》等。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绍兴县申报的“绍兴莲花落”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23[1][2][11]

历史沿革

曲种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