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金枪鱼

喜群游的大洋性洄游鱼类
大眼金枪鱼学名:Thunnus obesus)是鲭科、金枪鱼属下的一种鱼类,又称肥壮金枪鱼。其体纺锤形,强大;体最高处位于第一背鳍基中部;第一鳃弓鳃耙23~31;叉长超过110厘米的大个体的胸鳍稍长,达叉长的22%~31%;但小个体的胸鳍很长,似长鳍金枪鱼。体背部深蓝色,腹部白色;第一背鳍深黄色,第二背鳍和臀鳍淡黄色,小鳍鲜黄色,边缘黑色;叉长超过30厘米的个体,肝脏腹部表面有辐射纹,肝中叶等于或长于肝左叶或右叶,有鳔,椎骨18+21。[4]
大眼金枪鱼属热带大洋性中上层鱼类,游泳速度快,具有高度洄游特性,喜集群。大眼金枪鱼会自由集群或随流木集群,其幼鱼常与黄鳍金枪鱼幼鱼和鲣鱼一起集群,幼鱼和产卵成鱼出现在赤道海域及高纬度海域;捕食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性成熟年龄3龄,最高年龄10~15龄;最大又长超过200厘米。大眼金枪鱼于3~4龄、体长90~100厘米时性成熟。大眼金枪鱼繁殖力强,热带及夏季亚热带和温带水域孵出的鱼卵大部分随海流被携带到热带和亚热带水域,还有部分则洄游到温带水域索饵,当水温合适时便产卵;在印度洋,鱼群沿赤道在东西方向上成密集的带状分布,几乎都是产卵群体。[4]
1950年开始,全球大眼金枪鱼渔获量一直增加;1997年,其年渔获量接近60万吨左右,创历史纪录;2020年,大眼金枪鱼渔获量为38万吨。大眼金枪鱼主要由美国日本、中国台湾、韩国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所捕捞,渔获方式包括延绳钓、围网、[zhú]钓等捕捞。2020年,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渔获量为5.79万吨,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获量为8.34万吨,东太平洋大眼金枪鱼渔获量为9.55万吨,中西太平洋大眼金枪鱼渔获量为15.28万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大眼金枪鱼资源已处于充分开发状态。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美洲间热带金枪鱼委员会(IATTC)、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及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国际委员会(ICCAT)四个金枪鱼区域渔业组织对三大洋大眼金枪鱼资源进行养护和管理,通过了一系列的养护管理措施。[4]

形态特征

后期仔鱼:①体长2. 5毫米的后期仔鱼,外形稍侧扁,尾部细长。头部不显得大,头长为体长的24. 00%。吻较钝,吻长为头长的25. 60%。口微斜,口裂较浅,达眼中央稍前的下方。鼻孔1个,位近眼前。眼较大,眼径为头长的51. 20%。前鳃盖骨有3个较小的骨刺。腹囊桃形,肛门前位,距吻端的距离为体长的36. 00%。背部鳍膜始于头后,向后与尾部鳍膜相连,臀鳍鳍膜与背部鳍膜同形。胸鳍扇形。颅顶后部有3个较大的星状黑色素。腹囊上缘有3-4个丛状黑色。尾部体侧的腹缘有4个星状黑色素,尾部末端体侧的下缘有1个长形黑色素胞。脊索末端平直。②体长3.25毫米的后期仔鱼,吻较尖,吻长为头长的26. 80%,上下颌生有小尖牙。眼较大,眼径为头长的42. 30%。前鳃盖骨仍有3刺。颅顶仍有3个黑色素胞。鳃盖骨后缘出现数个星状黑色素,腹囊上缘的黑色素增多。尾部体侧下缘的黑色素明显,脊索末端平直。③体长4.75毫米的后期仔鱼,外形变化较大,体侧扁,尾部细长。头部较大,头长为体长的26. 30%。口微斜,口裂加深,达眼后缘的下方,上下颌生有小尖牙。鼻孔呈长形。眼圆形,眼径为头长的36. 00%。鳃盖骨刺增至5个,以上面第二个最大。腹囊葫芦形,肛门距吻端的距离为体长的42.10%。第一背鳍出现8个支鳍骨,第二背鳍鳍基形成并有少量短鳍条出现,仍有低的鳍膜与尾鳍鳍膜相连。臀鳍鳍基出现。尾下骨形成。眼上方的颅顶,黑色素胞增大。腹囊上缘的黑色素呈放射状。肛门下缘有1个星状黑色素。尾部体侧下缘的黑色素仍明显。脊索末端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