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鸦雀

雀形目鸦雀科的鸟类
震旦鸦雀学名:Paradoxornis heudei),又名苇雀、鸦雀,[1]雀形目鸦雀科鸦雀属鸟类,体长20厘米,体重18-48克,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被誉为“鸟中熊猫”,为全球性近危物种。[2][3][4]
震旦鸦雀喙黄带钩,黑色眉纹显著,额、头顶及颈背灰色,黑色眉纹上缘黄褐而下缘白色,上背黄褐,通常具黑色纵纹,下背黄褐,有狭窄的白色眼圈,中央尾羽沙褐,其余黑而羽端白,翼上肩部浓黄褐色,飞羽较淡,三级飞羽近黑,虹膜红褐,脚粉黄,雌雄羽色相同,但雌鸟较淡,多栖于江河湖沼及沿海滩涂芦苇丛中,不善飞行,以昆虫、浆果为食。[4][1]震旦鸦雀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严重依赖芦苇环境生存,[5]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及东北西伯利亚东南部,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于例如黑龙江下游及辽宁的芦苇地、长江流域、江苏沿海的芦苇地、上海崇明岛、南汇东滩等地的滩涂湿地芦苇荡中。[3]震旦鸦雀主食蜻蜓蚜虫螽斯苍蝇介壳虫等昆虫及其幼虫,兼食蜘蛛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震旦鸦雀繁殖期在4-9月,窝卵数2-5枚,雌雄亲鸟共同孵卵育雏,孵化期约9-11天,雏鸟晚成,经十多天可离巢。[6][3]
震旦鸦雀喜食“条锹额夜蛾”和“芦苇日仁[jiè]”这两种昆虫,而这两种昆虫都住在芦苇荡中。每年冬天,震旦鸦雀进入越冬期,此时芦苇日仁蚧很多,但条锹额夜蛾还是卵或者小小的幼虫,难以取食,所以震旦鸦雀只能以芦苇日仁蚧为食。到了春末,条锹额夜蛾的幼虫开始长大,部分开始化蛹,震旦鸦雀开始捕食条锹额夜蛾。到了夏天,震旦鸦雀进入繁殖期后,主食几乎都是条锹额夜蛾,等这一阵过去,条锹额夜蛾减少了,震旦鸦雀才会把注意力转回芦苇日仁蚧,但因人类活动导致芦苇面积减少导致震旦鸦雀的食物减少,另外芦苇面积减少也直接影响了震旦鸦雀的繁殖行为,遇到恶劣环境,比如暴风雨、潮汐、人类干扰,震旦鸦雀有弃巢行为。加以互花米草的入侵,让芦苇面积急剧减少,而震旦鸦雀尚未适应这种变化,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6]
震旦鸦雀在地球上已经有4亿5千万年历史,是鸟类中的“活化石”,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并被列入中国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8][9]2000年被中国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3]201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物种。[10][11]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2]

物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