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姓

中华姓氏之一
裴姓,是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97位,是伯益之后。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颛顼的玄孙伯益之后飞廉有一个裔孙秦非子,秦非子的支孙秦后子被晋平公封于苹邑(今山西省闻喜县东),称为苹氏,至六世孙为苹陵,他在周僖王时被封为解邑(原字为上非下邑)(山西省临猗西南)君,他就去掉邑字底,改加衣字底,表示已经离开了苹邑,称为裴姓。[1]
裴姓的来源主要以下四种:一是源为伯益之后。二是源于周朝秦国,以城邑为姓,秦国先公非子被周孝王封于秦,史称秦非子。三是源于春秋晋国以地名为氏。四是外族血液融入裴姓,唐朝西域疏勒王裴夷键降唐,封为右骁骑大将军,其后为裴氏,清朝初期,满洲八旗中的培佳氏集体改姓裴,形成了东北地区的裴姓。[2]
先秦时期,裴姓最初在陕晋地区进行活动。进入秦汉以后,裴姓向东迁移进入河北辽宁地区,自陕西南下进入四川南北朝时,裴姓已经进入湖北,长江的北岸。唐、宋时期,裴姓首先定居江西,随后进入浙江。到明朝时,裴姓已经分布于大江南北,明朝时期裴姓大约有11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12%。全国裴姓主要集中于江西、陕西、山西广西广东这五省,其次分布于山东河南、浙江、河北等地。[2]

历史发展

起源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