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社

陕西西安的秦腔艺术社团
易俗社,是中国最古老的秦腔科班剧社,是世界三大古老剧社之一。[1]易俗社原名叫易俗伶学社,后更名为易俗社,成立于1912年,由李桐轩孙仁玉等受辛亥革命感召的166位文人志士创立。剧社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是中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编、导、演于一体的新型秦腔艺术团体。[2]
1924年,鲁迅为易俗社题赠了“古调独弹”四个大字。20世纪30年代,日寇入侵时,易俗社班底演出《山河破碎》《还我河山》等爱国剧目;1953年,易俗社骨干力量深入抗美援朝前线,开展600余场演出,为志愿军战士演出。[3]1957年,戏剧家田汉经过考证,确定易俗社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艺术团体,可与莫斯科大剧院、法国芭蕾舞团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剧社”。[4]
易俗社创建111年来,原创、改编了《双锦衣》《夺锦楼》《柜中缘》等千余册秦腔剧目,经典唱段‘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成为三秦大地精神文化符号。[3]易俗社被誉为“中华戏曲第一剧社”。[5]2014年,易俗社被原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单位,成立了西安易俗社文化研究院。[6]

简介

该社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制定章程,建立领导机构。主要领导成员由社员民主选举,并规定任期。设立评议部、编辑部、学校部、训练部,招收少年学员,先学初小、高小课程,后上“文史进修班”,达标者发给毕业证。在此基础上学习六年戏曲专业,合格者发给戏曲专科学校毕业证书,从事戏曲演出。易俗社将文化教育、戏曲训练、演出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对戏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戏曲改良起到了示范作用。易俗社剧场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西安市西一路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