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想尔注

对《老子》(又名《道德经》)的注释
《老子想尔注》,又名《老子道德经想尔注》,简称《想尔注》,是对《老子》(又名《道德经》)的注释。经文删减虚字,合五千字之数,又号称“五千文”。[1]“想尔”有说是仙人名,也有说源自道教冥想法“存想”。[5]学界对于此书的成书时间和作者有以下四种说法,第一种是汉末张道陵说;[6]第二种是汉末张鲁说;[7]第三种是始自张道陵,至张鲁增饰而成文;[8]第四种说法是成书于南北朝的天师道道士。[9]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专权,豪强割据,土地兼并严重,下层民众为了摆脱生活困境,一方面寻找能够赖以活命存身的团体组织,一方面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与慰藉。与此同时,流行于社会上层的黄老道推动了“道”之信仰的传播。逢此之际,太平道与五斗米道相继兴起,道教正式形成。[10]道教推尊《老子》,但《老子》具有极强的思辨性,一般道教信徒难以理解。考虑到信众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需要对《老子》进行针对性的解读,《想尔注》应运而生。[11]
《老子想尔注》将老子形而上的“道”神格化为“太上老君”,并确立为五斗米道的最高神,将老子重身贵生的自然生命之道,转化成了死而不亡、尸解成仙的形神修炼之道,将“法道”“守诫”等确定为五斗米道信徒的行为规范,阐明了修道成仙的宗教目的和行为途径。[12]其主要思想有“道体”说、“道气”说、[13]道诫、[14]帝王治国行道等。[15]同时《想尔注》还抨击了其他教法,如将儒家五经及其各种传记、私人著述称为“邪文”,将房中术斥为“伪伎”,将“太上老君”以外的神斥为邪神等。[16]
《老子想尔注》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基于宗教的立场诠解《老子》,为道教的最终形成及广泛传播作了理论准备。正是由于对“道”的改造,《老子想尔注》实现了从道家哲学向宗教神学理论的转换。[17]著名哲学家任继愈认为《老子想尔注》的出现是老学与长生神仙说、民间信仰合流的最明显的标志,开创了道教徒系统利用《老子》的新时期,在早期道教发展史上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18]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等学者却认为《老子想尔注》是对《老子》原文的曲解,对此书的学术价值稍有否定。[19]

书名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