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文化遗产

无形文化遗产
无形文化遗产,即指无形的文化遗产,诸如语言、戏剧、音乐、舞蹈、宗教、神话、礼仪、习惯、风俗、节庆、手工艺等不能够固化的人类财富。
“无形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提出,即“无形文化财”(むけいぶんかざい),而日本也是最早以法律形式对“无形文化遗产”实行保护措施的国家,其最初对“无形文化遗产”的界定推动了人类对遗产的认知进程。
2021年11月,藏戏、福建南音、[jiàng]州鼓乐、锦州笙管乐、昆剧、梨园戏、芦笙、古琴泉州木偶、傩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1]

保护历程

20世纪50年代,日本开始了保护国粹的计划,承认传统艺术大师精湛的技艺,而将这些传统技艺视为受人呵护、被人赏识、利用和经营的资产或资源的思想可追溯到明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