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研究院

中国最早从事石油化工综合性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属科研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是中国最早从事石油化工综合性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该研究院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乙烯技术和有机化工、聚烯烃催化剂和工艺研究、高分子材料、化工环保四大研究领域,并承担石化下游业务核心技术——乙烯技术和聚丙烯技术的研发工作。[1][2]
北京化工研究院历史悠久,可追溯到爱国实业家范旭东、科学家侯德榜于1922年8月在天津塘沽成立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3]1958年6月1日,北京化工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在科研院所改制过程中,研究院率先于1998年9月28日整体进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简称“中国石化”)。2010年燕山石化研究院成为北化院燕山分院,同年,燕山树脂所、齐鲁石化研究院、扬子石化研究院成为北化院3家挂牌分院;2020年新成立的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成为北化院宁波分院。[2][4][5]经过60年来的积淀与发展,北京化工研究院逐步形成了乙烯技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有机与精细化工、化工环保等五大优势领域;业务涵盖了自石脑油轻烃)裂解及之后化工产业链中除芳烃之外的所有领域;产品涵盖了石油化工催化剂、助剂、添加剂和油田化学品,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以及部分合成纤维;形成“原料-催化剂-工艺-产品-分析表征-加工应用-绿色资源化利用”完整的研发链条,为中国石化行业和合成材料领域开发了一系列国内外领先的技术和产品。​[6]
北京化工研究院于1964年研制成功高能燃料偏二甲肼,用于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1988年,研制新型高效聚丙烯N催化剂许可美国,使中国在该技术领域[]身世界强者地位。65年来,北化院人持续探索,先后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数十项,形成从蒸汽裂解技术、催化剂乙烯工艺全流程的技术优势。[3]截至2020年底,该院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6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8项;累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7394件、授权4068件,申请国外专利1256件、授权784件,拥有专有技术67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2项、银奖3项。[2]

成立初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化院)成立于1958年6月,是中国最早从事石油化工综合性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渊源历史可以追溯到由著名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博士于1922年8月在天津塘沽成立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2010年燕山分公司研究院整体划入北化院。目前,北化院已经形成了一院三地的发展格局。院本部地处北京市北三环内,院区环境优雅,交通方便,生活设施配套齐全;位于通州区的科学试验基地初具规模,功能完备;毗邻燕山石化的燕山分院,原料资源丰富,中试条件便利。2010年与齐鲁分公司研究院、扬子分公司研究院和燕山分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建立紧密的业务联系,成立了北化院齐鲁分院、扬子分院和燕山树脂所,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