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概念

1949年吉尔伯特·赖尔所著书籍
《心的概念》是英国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创作的哲学著作,1949年首次出版。在这部作品中,赖尔反对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他认为笛卡尔把精神看成是一种既无法观察,又不受机械规律支配的神秘事物,而不是身体的一种形式或组织的原则。赖尔将笛卡尔心身关系的观点称为“机器中的幽灵”,并试图从行为主义观点解释心理的性质。《心的概念》中赖尔对于长期统治哲学界的笛卡尔式的心身二元论提出了强烈挑战,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心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和后期维特根斯坦关注语言的日常用法以及具有行为主义色彩的心灵哲学有不谋而合之处,可视为分析哲学运动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思想,并对以后的心灵哲学研究产生了长远影响。赖尔的作品被认为“给笛卡尔的二元论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并被视为心灵哲学的奠基文件,心灵哲学在1950年之后才被专业认可为一个独立且重要的哲学分支。

作品简介

《心的概念》全书以笛卡尔所提出、并为以后大多数哲学家所赞同或默认的心身二元论为靶子,通过分析大量涉及心灵概念的词汇的用法,彻底否定了心灵的独立存在。全书共分10章和1个序言。在序言中,赖尔指出,该书中所提出的新理论,并没有给心的研究增添新的信息,它的任务是揭示有关心灵的概念的使用情况,说明这些概念属于哪些逻辑类型。第1章“笛卡尔神话”,集中分析了笛卡尔心身二元论的内容、实质和产生的历史原因。从第2章至第9章,赖尔具体地对智力、意志、情感、自我认识、感觉、想象和理智等一系列有关心理的概念作了用法的逻辑类型分析,试图阐明它们与有关的物理过程的概念分属于不同的逻辑类型。在第10章“心理学”中,赖尔指出,让为心理学将指出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和小说家之类的观察者所看不到的人类行动的原因,这是错误的许诺。
赖尔在“笛卡尔的迷思”一章中提出了“机器中的幽灵教条”来描述心灵作为与身体分离的实体的哲学概念,并试图证明这一教条在原则上是错误的,是一种特殊的范畴错误。他拒绝笛卡尔关于心灵与身体关系的理论,认为它将对心理过程的研究方法近似于可以将其从物理过程中分离出来。赖尔认为,心理过程仅仅是智能行为,没有与智能行为不同的心理过程。他进一步阐述,心灵的操作不仅由智能行为表示,而且与这些智能行为相同。因此,学习、记忆、想象、认知或意愿的行为不仅仅是对隐藏的心理过程或复杂的智力操作序列的线索,它们是定义这些心理过程或智力操作的方式。赖尔批评了心灵是一个让人感知、理解或记住意象的地方的理论,强调感觉、思想和感觉不属于与物质世界不同的精神世界。他认为,倾向与行为动作不同,但动作可以通过倾向来解释。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