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

唐代边塞诗人
王翰(约687年~约726年)[a],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人,唐代边塞诗人。[1]王翰有文集10卷,至宋代已失传,传世的诗仅有14首。[2]代表作有《凉州词二首》《古蛾眉怨》《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等。[1][3]
王翰于睿宗景云元年(710年)登进士第。王翰年轻时才华出众,个性豪放不羁,恃才傲物,受到并州长史张嘉贞张说的赏识,倍受礼遇。王翰曾举直言极谏、超拔群类等科,又一度为昌乐县尉开元八年(720年),王翰被入朝为相的张说引荐,于同年(或次年上半年)入朝担任秘书正字之职,后又升迁为通事舍人、驾部员外郎官职。王翰就是以驾部员外郎的身份前往西北前线,在此期间字写出那首著名的《凉州词》。[4][2]王翰由边塞回到京城后,由于年轻时行为不拘小节,以至于不断被贬职。张说被罢相后,遭受牵连的王翰便被贬出京城担任汝州长史的官职,后又贬为仙州别驾,再被贬为道州司马,但在道州的赴任途中死去,去世时还不到四十岁。[4][5][2]
王翰七言歌行中的对仗自由疏旷,不似其在某些五言诗中为骈而偶,而是趋于工稳,常于描述性的内容中出现,特别注重包括度量、数字、色彩、距离等方面的形容词对仗,多表现出具体可感的豪壮气魄;其作品受到乐府歌行的显著影响,对诗歌格调氛围掌控成熟。[5]王翰在秉承初唐导夫先路的七言长诗基础上,有所创新,为之后盛唐七言诗的发展开辟了先路。[5]同时期的诗人杜甫张说都对王翰的才情给了很高的评价[4][6][7]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