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

大陆边缘型盆地
珠江口盆地,位于雷州半岛海南岛以东,东经118度以西,北纬18度以北的南海北部大陆架上,大体呈北东东向延伸,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属于大陆边缘型盆地[1][2]
珠江口盆地,经历了区域隆裂(始新世——渐新世)、裂谷扩张(中渐新世——早中新世)、海盆坳陷(早、中中新世)、区域沉降(晚中新世——第四纪)等四个地质演化阶段[2]
在区域构造上,盆地包括三个坳陷、四个断隆。三个坳陷中,珠一坳陷面积36000平方千米,新生界最大厚度7000米,属双断继承型坳陷,呈北东东向展布,凹陷、凸起相间排列,构造活动性较大,东部有许多火山岩体。珠二坳陷面积26000平方千米,新生界最大厚度10000米,属单断继承性坳陷,呈近东西走向,中央凸起带的断背斜、滚动背斜尤为发育;珠三坳陷面积11000平方千米,新生界最大厚度8500米,属双断非继承型坳陷,中央凸起顶部缺失下第三系,由于西部抬升、坳陷中心东移,上第三系沉积厚度相对较薄[2]

发现经过

1974年初,中国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在完成了北部湾的油气普查任务后,确定了在广东大陆架开展油气勘查的战略转移。1974年9月,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在佛山召开石油地质工作会议,冯志强代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在大会发言,建议今后应将珠江口海域作为油气普查的主要战场。其后,具体将勘查工作布置在东经108°—114°,南到北纬16°,北抵广东沿岸,总面积29万平方千米,比例尺为1∶50万—1∶100万。1975年初,由海洋二号调查船从广东大陆架西部湛江湾向东以40千米的线距进行地震、磁力、测深等综合调查,经过5个多月的紧张施上,当年完成10条主测线,总长5219千米。1975年11月编写出《广东大陆架地质构造轮廓》的报告,正式宣布发现珠江口盆地,明确指出:珠江口外坳陷带(包括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是广东大陆架的主体,是油气勘探首先注目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