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文化

西藏古老而悠久的文化
西藏文化即是指世世代代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延续下来的、具有鲜明高原特色的文化。西藏文化跟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样,不仅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还更多体现在藏民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无形的精神文化中。[1]
西藏文化在文化贡献中,以哲学意义上的藏传佛教最为突出。与此相对应的民间生活,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甚至自然崇拜的民间宗教之类习俗风情,到文学艺术的故事传奇、合唱群舞、工艺美术,生产生活方式也是自成体系,有别于其他地区文化。而传统文化的高光部——藏医藏药和天文历算等等,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也焕发出新鲜的光芒。[2]
西藏文化是藏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也是藏民族创造历史的社会基础。它不仅负载着藏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藏民族的生活方式,还在拢聚藏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与其他民族不断交流和相互吸收与促进的漫长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具有特色的灿烂文化。藏民族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藏族本土文化原本是位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雅[lóng]河谷的吐蕃文化和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古象雄文化逐渐交融而形成的。到了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从中原、印度尼泊尔传入吐鲁蕃,逐渐形成和发展为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与此同时,南亚的印度、尼泊尔文化以及西亚的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等,特别是中原的汉文化,对西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西藏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族建筑艺术和雕塑、绘画、装饰、工艺美术造型艺术以及音乐、舞蹈、戏剧、语言文字、书面文学、民间文学藏医藏药、天文历算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