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才

白袍将军陈庆之参将
马文才(生卒年不详),史书中记载为马佛念,南北朝时期南梁白袍将军陈庆之参将[1][2]因民间讹传,与《梁祝》故事中配角马文才产生混淆,造成二人事迹有所重叠。[3][4]
梁书》《南史》等典籍中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发生内乱时,北魏皇族北海王元[hào]逃至南梁,向梁武帝萧衍寻求帮助。萧衍派将军陈庆之领兵七千,助元颢夺回北魏都城洛阳,马文才作为陈庆之的参将随行。[1][2]陈庆之接连攻破叛军,顺利送元颢回归洛阳。但此时元颢意欲背叛南梁,于是陈庆之与元颢发生矛盾。马文才建议陈庆之杀掉元颢,自己占据洛阳取而代之,但陈庆之没有听取建议。[2][5]随后,北魏叛军反击,夺回洛阳,活捉元颢,陈庆之败退南梁[1]
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认为,马文才是聪明人,杀元颢夺洛阳是一条妙计,如果陈庆之听从马文才的建议,南北朝的纷争就可以早点结束了。[6]晚清军政大臣胡林翼认为,从马文才给陈庆之的建议来看,马文才有非凡的气质,出众的才能,能做出常人意想不到的事,但陈庆之太忠厚,错失了机会。[7]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原本史书中所称马佛念,与《梁祝》故事中的马文才逐渐合并为同一人,马文才的称呼,取代了其原名马佛念。[3][4][8]

主要事迹

马文才,史书中记载为马佛念,其事迹仅见于《梁书》《南史》《资治通鉴》等典籍中。[1][2][5]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名将陈庆之追随南梁武帝萧衍东征西战。因陈庆之作战时身着白袍,所以被称之为白袍将军。南梁大通初年,北魏政权发生内乱,重臣尔朱荣派兵占据北魏都城洛阳,独揽大权。北魏皇族北海王元颢逃亡南梁。萧衍同意援助元颢,便派遣陈庆之领兵七千,护送北海王返回洛阳,马文才作为陈庆之的参将随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