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

一种心理学研究方向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向,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信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对信息的认知处理过程,如感觉、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是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相反,认知心理学家研究那些不能观察的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信息的加工、存储、提取和推理。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1][2]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分支,认知心理学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认知心理学已基本取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领城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城的一个主要流派[2]
认知心理学把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输入同样的数据,不同的分析软件会分析出不同的结论。认知心理学强调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即认知)对人的行为和当前的认识活动有决定作用。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即认知),就好比计算机里面不同的分析软件。所以,同样的外部信息输入,不同的人会得出高兴、痛苦等不同的结论。认知心理学同时强调认知过程的整体性。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认知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任何一种认知活动都是在与其相联系的其他认知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的。

简介

认知心理学是最新的心理学分支之一,从1950至1960年代间才发展出来的,到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956年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重要年份。这一年几项心理学研究都体现了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如Chomsky的语言理论和纽厄尔(Alan Newell)和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认知心理学”第一次在出版物出现是在1967年Ulrich Neisser的新书。而唐纳德·布罗德本特于1958年出版的《知觉与传播》一书则为认知心理学取向立下了重要基础。此后,认知心理取向的重点便在唐纳德·布罗德本特所指出的认知的讯息处理模式--一种以心智处理来思考与推理的模式。因此,思考与推理在人类大脑中的运作便像电脑软件在电脑里运作相似。认知心理学理论时常谈到输入、表征、计算或处理,以及输出等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