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
华州在中国中晚唐时期为镇国军潼关防御使、镇国军节度使治所。华州因西岳华山而得名,本隋末华山郡,唐武德元年(618)改为华州,治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唐代华州是长安以东第一州,西距长安180里,东距洛阳670里,是唐代长安、洛阳两京之间驿道的必经之地。唐代皇帝巡幸东都或往来两京之间,必然经过华州。后随时代变迁,华州名称以及辖境屡有变化。[1]

历史

北魏华太和十一年(487年)置华州,治李润堡(今陕西蒲城县东北)。永平三年(510年),华州移治华阴县(当时的华阴县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省黄河以西,黄龙县以南,蒲城县、华县及以东,华山以北地区。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华州改名同州,废帝三年(554年)改东雍州为华州,治郑县(今陕西华州),华州领华山郡、白水郡。
隋朝时,开皇三年(583)废华山郡,大业三年(607)废华州。义宁元年(617)割京兆郡之郑县、华阴,复置华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