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

国家一级文物
玉龙,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器,由墨绿色岫岩玉制成。[5]于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6]
玉龙长21厘米、高26厘米[2],整体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liè]。龙背有对称的单孔。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在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2]因身体卷曲呈英文字母“C”的形状,也被命名为C形玉龙。[3]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a]的代表器物之一。[4]
玉龙是已知红山文化玉龙中体型最大的一件,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7]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将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7][8]

创作背景

新石器文化重要的玉器代表之一是黑龙江流域的红山文化。分布在辽宁内蒙古地区的红山文化,是发现的玉器类型最多的一个文化区域。在巫灵崇拜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从女神庙的神人像到玉龙、鹰、鸟、蚕、鱼、龟、猪首兽、猪龙形兽,和巫术有一定的关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