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茅

禾本目禾本科植物
羊茅(学名Festuca ovina L.)是禾本科植物,属于羊茅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形成密集的丛状,高度可达20厘米。羊茅的叶鞘开口几乎达到基部,表面光滑,叶舌截平,具有纤毛。叶片呈针状卷曲,质地较软,稍微粗糙。它的花序呈紧缩的穗状,颜色为淡绿色或紫红色。颖片为披针形,外[]背部粗糙或中部以下平滑,内稃与外稃近乎等长,脊粗糙。花药为黄色,开花结果在6-9月间。羊茅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地区,也有在江苏进行栽培。它生长在海拔2200-4400米的高山草甸、草原、山坡草地、林下、灌丛及沙地。羊茅是牛、羊和马等动物喜食的饲料。在中国,羊茅主要分布于西南和西北的高山地和亚高山地。羊茅有时会与硬羊茅Festuca trachyphylla)混淆。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密丛,鞘内分枝。秆具条棱,细弱,直立,平滑无毛或在花序下具微毛或粗糙,高15-20厘米,基部残存枯鞘。叶鞘开口几达基部,平滑,秆生者远长于其叶片;叶舌截平,具纤毛,长约0.2毫米;叶片内卷成针状,质较软,稍粗糙,长(2)4-10(20)厘米,宽0.3-0.6毫米;叶横切面具维管束5-7,厚壁组织在下表皮内连续呈环状马蹄形,上表皮具稀疏的毛。
羊茅
圆锥花序紧缩呈穗状,长2-5厘米,宽4-8毫米;分枝粗糙,基部主枝长1-2厘米,侧生小穗柄短于小穗,稍粗糙;小穗淡绿色或紫红色,长4-6毫米,含3-5(6)小花;小穗轴节间长约0.5毫米,被微毛;颖片披针形,顶端尖或渐尖,平滑或顶端以下稍糙涩,第一颖具1脉,长1.5-2.5毫米,第二颖具3脉,长2.5-3.5毫米;外稃背部粗糙或中部以下平滑,具5脉,顶端具芒,芒粗糙,长1-1.5毫米,第一外稃长3-3.5(4)毫米;内稃近等长于外稃,顶端微2裂,脊粗糙;花药黄色,长2-2.2毫米;子房顶端无毛。花果期6-9月。染色体2n=14(Chuech1936),21,28,42,49,56,70(JonesK.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