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生蜥蜴

蜥蜴科有鳞目动物
胎生蜥蜴(学名:Zootoca vivipara)是蜥蜴科蜥蜴属爬行动物。体形圆长而稍扁平。头略成方柱形,吻端圆钝,吻鳞五边形,邻接第一上唇鳞及前鼻鳞;鼻孔开口在前、后两鼻鳞间;左、右鼻上鳞在吻鳞后彼此相接;额鼻鳞单枚;前额鳞成对;额鳞1枚,盾形;额顶鳞形似前额鳞而大;顶间鳞单枚;顶鳞最大,略呈六边形。颊鳞2枚;眶上鳞4对,每侧的第一、第四枚甚小;眶前鳞2枚,眶后鳞3枚;[niè]鳞小而排列不齐。背面被圆鳞,隆突而无棱,腰背中段一横列鳞34枚;腹鳞近似方形。肛鳞1枚,形甚宽大。体背灰褐色,脊背中央至尾前部有一行棕斑或由此连成的长纹,两侧均有宽约3.5毫米的深色纵纹。腹鳞灰黑而镶有乳白色边缘,雄蜥腹面具黑斑,雌蜥色浅而无斑。仔蜥体背黑褐色并带闪光,斑纹不显;腹面青灰色;无股孔。
胎生蜥蜴生活于北纬45度以北的山地。常栖于阴湿的针叶林带。胎生蜥蜴常活动于阳光充足的林缘旷地,也常出没于草甸和沼泽地。胎生蜥蜴以昆虫、蜘蛛软体动物蠕虫等为食。分布于欧洲亚洲北部。

动物学史

属名Zootoca来源于希腊语zoon(动物)和tokos(出生、孩子),种名vivipara是以拉丁语viva(活着)或vivum的名字命名,-i(生物),是指胎生繁殖方式。西班牙亚种名louislantzi以法国博物学家Louis A.Lantz(1886-1953)的名字命名。斯洛文尼亚亚种名carniolica是拉丁文的女性形容词,意为“属于卡尼安地区”(德语为“Krain”),即该新分类群似乎具有地理和历史中心的地区。

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