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氏宗祠

福建省著名景观之一
蓝氏宗祠是一座始建于明代中期的汉族祠堂建筑,是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宗祠是凝聚汉民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记录着各个姓氏的历史渊源,让人感受到他们变迁、发展的轨迹。蓝姓是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六十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祠。蓝氏宗祠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郎官巷,是蓝姓的重要宗祠之一。此外,蓝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广东等省多此姓,上述两省之蓝姓约占全国汉族蓝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六。蓝氏宗祠(畲族)的堂号人口占比较少,仅为百分之零点零二。蓝氏宗祠见证了蓝姓的历史和文化,是蓝姓族人的重要精神家园。

建设背景

蓝氏宗祠,位于福建省[1]福州市郎官巷。堂号是“种玉堂”。蓝氏实有二源,一源为黄帝系统的姓,战国梁惠王时封为蓝君,封地今名蓝田,蓝田产玉,蓝氏因而以“种玉堂”为堂号,表示蓝氏多出贤子弟。另一源为炎帝系统,炎帝神农八代孙榆罔之后,帝榆罔以植蓝瑞赐子姓。蓝是一种染料之瑞草,封郡汝南为受命。帝榆罔赐给儿子昌奇绣蓝一株。按《汝南蓝氏宗谱》记载,蓝氏以“盘瓠”为图腾,以汝南为郡望。蓝昌奇成了得姓始祖。这二源相混,因而炎帝这一系统也以“种玉堂”为堂号。
到唐天授元年(690年),蓝昌奇的后裔蓝明德任扬州节度使,生子蓝采和。蓝采和于开元元年(713年)中进士,因唐玄宗贪图酒色又宠信外戚,采和忠谏,得罪杨国忠,因而他便辞官隐居山林,修仙学道,最后成了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蓝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