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九仙观

福建道教文化传承的一大圣地
于山九仙观,位于福州山东面,原是五代时闽王宝皇宫旧址,宋代崇宁二年(1103年)于于山重建,名为天宁万寿观。观内供奉何氏九仙、三清尊神及玉皇大帝、王天君、斗姥元君等。[1]
相传,汉代江西临川人何氏九兄弟均来到于山修行,汲水炼丹。现在山上遗迹九仙洞、炼丹井至今尚存,后来南下到今日的仙游九鲤湖,修行成仙,乘鲤飞升,并显灵于各地。因此,作为何氏九仙在福建最初的炼丹修仙之所,于山是何氏九仙信仰的发源地,信士众多,分布于东南沿海以及海外。[2]

历史沿革

美丽的于山位于福州城区中心,与乌山屏山并称为福州著名的“三山”,形似巨[áo],最高处鳌顶峰海拔52.2米。山上有嶙峋的怪石,参天的林木,众多的名胜古迹,遍地的亭台楼[xiè],景色秀丽,风光旖旎,自古就是福州抒怀揽胜之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于山的东面,坐落着历史悠久、声名远播的九仙观,它不仅是福建最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而且是中国第一部官版道藏总集《政和·万寿道藏》的雕刻地,在福建乃至中国道教史上具都有重要地位。据《福州市宗教志》记载,于山九仙观原为五代时闽王宝皇宫旧址,宋代崇宁二年(1103年)再建,名为天宁万寿观,元至正初年(1341年)改名九仙观,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重修。民国11年(1922年)遭火毁,后经各地信士及上山香客募缘,重新修建,恢复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