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荒煤

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陈荒煤,原名陈光美,笔名泸生,1913年12月23日生于上海湖北襄阳人。1927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左翼作家联盟,1934年秋发表了小说《苦难中的人群》,之后即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文学系任教。新中国建立后,主要担任过中南军区文化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文化部电影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和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文艺报》副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忧郁的歌》《长江上》《在教学里唱歌》;报告文学集《刘伯承将军印象记》《陈赓将军印象记》及文学评论集《为创造新英雄人物的典型而努力》《解放集》《回顾与探索》《探索与创新》;散文集《荒野中的地火》《梦之歌》和《荒煤短篇小说集》等。[1][2][3]

任职经历

文艺评论家。笔名荒煤,小名沪生生于上海。祖籍湖北襄阳,在上海读小学,1928年考入汉口第二中学商业专科学校。20世纪30年代初,先后在武汉、上海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活动,后转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4年开始小说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忧郁的歌》和《长江上》,被视为左翼文学的新人。1938年秋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文学系任教。曾带领该院文艺工作团赴华北抗日前线采访,创作《陈赓将军印象记》、《刘伯承将军印象记》等报告文学作品。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又创作了《模范党员申长林》等作品,后来结集为《新的一代》。抗日战争胜利后,到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北方大学文艺研究室工作,主编《北方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陈荒煤长期担任文化领导工作。先后任中南军区文化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文化部电影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主要负责电影工作,同时撰写文艺评论。1952年有论文集《为创造英雄人物的典型而努力》出版。文化大革命中长期受迫害。粉碎“四人帮”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顾问,文化部副部长、顾问,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陈荒煤

知名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