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长子

建国以来支援国家建设事业的东北地区
共和国长子由1950年毛主席在视察哈尔滨时所提出,一般代指自建国以来大力支援了国家建设事业的东北地区,这一称谓迅速成为形容东北工业在中国地位的最好评价。[2][3]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国家采取措施进行为期3年的全面调整,至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到抗战前最好的水平。而作为当时中国唯一的重工业基地,东北起了巨大作用。[3]1955年第一台车床、1956年第一架喷气式飞机、1956年第一辆汽车等100多个新中国的第一都从东北地区生产出来。[4][5][6]

工业贡献

哈尔滨

1946年4月28日,饱经风霜的哈尔滨迎来解放,作为第一座被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心城市,哈尔滨被毛泽东赞誉为“共和国的长子”。[7]解放战争中,哈尔滨恢复经济、改善民生,稳定社会,军工生产、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干部南下,发挥了东北战略大后方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管理、建设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哈尔滨三级基层政权建设,开创了政权建设新的组织形式,为其他解放区城市政权建设提供了范例。同时,哈尔滨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启航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