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航海学院

1927年创于大连的大学
东北航海学院(Northeast Navigation College),是大连海事大学前身。其前身可追溯到1927年东北航警处于哈尔滨创立的“东北商船学校”,是东北地区历史上第一所海运院校。1927年,沈鸿烈在哈尔滨开办了东北商船学校,以“培养海军将校”为旨。1947年5月改名为“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1949年3月成立“东北商船专科学校”,1950年2月迁往大连,改名为“东北航海专科学校”,1951年4月更名为“东北航海学院”。到并校之前的1952年年底,东北航院全院教职工已增加到204人,全院学生总数569人,其中航海153人,轮机199人,海运管理132人,俄文专修科85人。1953年3月,在东北航海学院基础上,与上海航务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三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

学校概况

东北航海学院,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27年东北航警处于哈尔滨创立的东北商船学校。东北航海学院前身沿革较为复杂。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前的30余年间,东北地区曾经过数次重大社会动荡,先后出现过东北军阀、伪满洲国和国民政府三个不同时期的政权,而东北航海学院前身总是伴随旧政权的消亡而解体,然后又伴随新政权的成立而诞生,所以东北航海学院前身曾三立其校两度停办,即先后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前的哈尔滨东北商船学校、“九·一八”事变后的哈尔滨及葫芦岛高等船员养成所及“八·一五”光复后的国立葫芦岛(辽海)商船专科学校三个不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东北航海学院前身结束了在旧中国曲折的历史,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先后易名为东北商船专科学校、东北航海专科学校以及东北航海专门学校,并于1951年5月更名为东北航海学院。
东北商船学校旧址
辽海商船专科学校于1949年2月10日由北平军管会文教部接收,军代表开明等驻校。同年3月3日迁至沈阳,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交通部接管,改校名为东北商船专科学校。东北交通部遂决定将该校与东北邮电学校合并,成立东北交通专门学校,原机构解散。东北商船专科学校作为培养航海人才的专门学校,校址设于远离沿海的沈阳,不仅为师生所不适应,对教学和实习以及学生水上训练也极为不利。经上级批准,学校于1949年底至1950年初迁往大连,2月2日迁校结束,开始进入全面的恢复与发展。校舍方面,因为在大连没有适当的校舍,为此临时借用大连市沙河口区白山路79号原大连技术学校旧址上课。师资补充方面,1950年3月,学校数次在上海招聘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十余人,并购买了一批图书、仪器。招生方面,学校派人到东北、华北、华东等地进行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招生,共计招收新生51名,其中航海科26名,轮机科25名。学科拓展方面,1950年暑假,学校为培养航务管理以及俄文翻译人才,以备介绍苏联航海技术,特地成立了航务管理系和俄文专修科。经过上述一系列筹备与发展,东北商船专门学校开始逐渐步入正轨。1950年9月,学校又改名为东北航海专门学校。同一期间,随着全国局势的渐趋稳定尤其是航运事业的恢复与发展,学校的学生班级、师资力量、教学实验设备等亦逐渐扩充。全校教职工67人,其中各类教师40人,干部职员27人。三系一科在校学生313人,其中航海系137人,轮机122人,海运管理系30人,俄文专修科41人。教职员工和学员人数较之1949年复校初期增加了约3倍。图书仪器以及实习工厂设备也初具规模,为学校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