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建筑

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英文:Gothic Architecture),又称歌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于12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随后传到欧洲各国,13~15世纪盛行于欧洲,持续至十六世纪。[1]它基本沿用罗马帝国巴西利卡的建筑布局。[2]哥特式建筑外观空灵纤瘦,以拉丁十字形的平面形制、直立的尖塔、丰富的雕刻、凌空的飞券和绚丽的彩色玻璃窗等为主要特征,反映了中世纪新的建筑结构和浓厚的宗教意识。[3] 哥特式建筑风格和审美影响着后世的建筑,其建筑元素仍被广泛应用到世界各地的近代和现代建筑中。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有法国巴黎圣母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4]

历史沿革

哥特式建筑起源

哥特式建筑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12世纪中叶,随着欧洲城市的兴起,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经济与文化的普遍复兴,以及基督教神权的扩大,哥特式建筑在法国北部兴起,逐渐取代古典的罗马式建筑,并传至西欧各地。[1]
哥特式一词为文艺复兴时期用以贬低中世纪艺术的用词,哥特族是波罗的海黑海一带的游牧民族,中世纪初期入侵欧洲,覆灭罗马奴隶制,被称为“蛮族”,哥特式被某些人视为古典艺术的对立面而被冠以此蔑称。其实哥特式建筑和哥特族并无关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