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堡尔效应

原子核γ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和共振散射现象
穆斯堡尔效应(Mössbauer effect[14],缩写ME[10]),又称无反冲核共振吸收[4]、无反冲
共振吸收[5]
射线无反冲发射及共振吸收效应、
射线零声子发射及共振吸收效应[6],是原子核
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和共振散射现象[8][15],是核物理学中的一种特殊现象[11]
早在19世纪,就已经有了共振吸收的概念[16]。为了实现原子核的共振吸收,科学家们不断进行实验[16]。直到1951年,物理学家默恩(P.B.Moon)利用多普勒效应,通过实验观察到了
射线共振效应[17][16]。沿着前人的思路,1956年德国物理学家穆斯堡尔(Rudolf L.Mössbauer)发现了共振吸收的反常现象[6][18]。之后,他提出实现
射线共振吸收的关键在于消除反冲效应[19]。1958年,穆斯堡尔首次在实验中实现了原子核的无反冲共振吸收,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这一领域的贡献,将这一现象命名为穆斯堡尔效应[4]。除了
外,穆斯堡尔还观察到了
原子核的无反冲共振吸收。由于这些工作,1961年穆斯堡尔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19]
穆斯堡尔效应在物理学、生物医学化学、地质矿物学、材料科学考古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并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穆斯堡尔谱学[20]。穆斯堡尔效应在物理学领域是进行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可以测量核激发态磁矩、电四极矩及确定核能级的寿命[21];在医学中可以用于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以及癌症治疗方面的研究等[22]

简史

早期研究